乾隆皇帝忍不住為它題詞,原本是一塊廢料,卻能被故宮收藏

adminadmin 2025-06-03 122 閱讀

中國自古就有玉有五德的說法,古代君子喜歡以玉石來作為自己的精神圖騰。中國的玉石文化可以追溯到石器時代,可以說流傳下來的玉石和玉雕作品就是紀錄中華民族文明的書簡。今天就讓我們穿越古今,帶大家看看有關(guān)于玉石的前世故事和今生傳奇。


中國古代著名大詩人屈原就在自己的《九歌大司命》中寫大“靈衣兮被被,玉佩兮陸離”,屈原是中國浪漫主義詩人的鼻祖,他的作品中經(jīng)常將自己比作蘭草和玉石。用來比喻自己高潔的品格和堅貞的氣節(jié)。古代君子無論文武都會配有相應紋飾的玉佩。狻猊(就是之前讓大家涼了一片的龍生九子)傳說就可以保護上戰(zhàn)場的戰(zhàn)士,因此古代習武之人常會佩戴狻猊,文人的玉佩題材就多種多樣。



由新疆和田玉雕刻而成,在故宮眾多的奇珍異寶中,它是如何脫穎而出的到乾隆皇帝的題詞呢?主要原因是蘇州工匠用一塊雕碗剩余的原料設計制作。乾隆皇帝十分欣賞在底部陰刻乾隆帝御題文:“和闐貢玉,規(guī)其中作椀,吳工就余材琢成是圖,既無棄物,又完璞玉。御識。”及詩:“相材取椀料,就質(zhì)琢圖形。剩水殘山境,桐檐蕉軸庭。女郎相顧問,匠氏運心靈。義重無棄物,贏他泣楚廷?!?/p>

詩情畫意刻入玉石中,印證了紅樓夢中史湘云所說的是真名士自風流。上圖是現(xiàn)代作品獨釣寒江雪,以唐代詩人柳宗元的名作《江雪》入作。在新疆和田玉籽料上刻畫出:獨釣的老人身披蓑衣,一尾小舟一枝寒梅。詳略得當古典雅致。無論現(xiàn)代還是古代。將詩詞中的意境雕刻入玉雕作品中都是難度較高的,十分考驗雕刻者的技法,更多對材料的了解和整體的設計。

桐蔭仕女圖之所以可以被故宮博物院收藏,更多是因為精巧絕倫是設計?;瘡U為寶將棄之不用的廢料變?yōu)榫傻乃囆g(shù)品。在獨釣寒江雪中,雕刻者用精巧的設計的純熟的技藝在白玉上雕出古詩中的意境融入玉雕。

The End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wǎng)絡,不代表本站立場,如轉(zhuǎn)載內(nèi)容涉及版權(quán)等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會予以刪除相關(guān)文章,保證您的權(quán)利。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