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老錢話收藏//錢幣文化(3)

adminadmin 2025-05-10 57 閱讀


為啥叫“泉友”?


回復(fù)之后,我覺得還是有必要和微友們就“泉友”這個詞做個交流。下面,就說一說本人對“錢”與“泉”的一點認識。

記得那是2008年,我還真就在“泉友”這個詞兒上遇到了尷尬。

2008年底,吉林省錢幣學(xué)會(簡稱“學(xué)會”)在原偽滿洲中央銀行舊址大樓貴賓室(現(xiàn)人民銀行第一會議室)舉辦了一次年終總結(jié)表彰會。


本人(前排右四)與金廣鳳(前排左五)、趙新民(前排左二)等會員合影

會議還表彰了9名《吉林錢幣》期刊優(yōu)秀撰稿人。


本人(左五)與竇雙斌(左二)、欒心剛(左三)等優(yōu)秀撰稿人合影

會議結(jié)束后,學(xué)會還專門在吉林省金融大廈設(shè)宴招待了與會會員。

那時,我剛?cè)肼殞W(xué)會還不到四個月,許多會員都不認識。席間,學(xué)會副秘書長金廣鳳老師就是用“泉友”這個稱呼,向我介紹在座的會員。當時,我就下意識地把自己對“泉友”的不解順嘴叨咕出來,恰巧又被鄰座的一位老先生聽到了。

當我向這位老先生敬酒的時候,他端著酒杯半開玩笑地說:“哎呀,你怎么連'泉'都不知道?。 庇谑?,我就挺尷尬地對他說:“我是新來的,您老以后還得多幫我吆!”

事后,我趕緊問我?guī)煾蹈]雙斌大哥:“這位老先生是誰呀?”,他告訴我:“他叫趙新民,是咱們學(xué)會的老會員,也是長春最早一批在'頭道街'玩錢幣的老人兒。”

后來才知道,這位老先生原本是學(xué)地質(zhì)的,又對古幣感興趣,所以,在古錢幣收藏上很厲害,難怪他開我的玩笑。


趙新民會員登記表

更沒料到的是,他居然還是長春公博評級公司老板欒心剛的師傅。哎呀我去!我說這位老先生咋這么小覷我呢!

盡管我與趙老師逐漸熟絡(luò)起來,卻從未提及此事??墒牵叭选边@件事兒對我的刺激挺大的。知恥而后勇,這也可能是促使我惡補錢幣知識的一個重要原因。為此,我還真得感謝趙新民老師呢!

下面,咱還是說點“泉”的事兒。

一、“錢”與“泉”是啥關(guān)系?

通常,“錢”與“泉”是相通的,古錢幣稱“古泉”,“泉界”指錢幣界,“泉友”即“錢友”。

據(jù)說,“泉”這個說法,并非出自于錢幣的“錢”字,而是源于貨幣的“貨”字。

古人最早用于交換的東西不是“錢”,而是天然貨幣——“海貝”,也叫“貨”。

我們從“貨”的字形結(jié)構(gòu)看,上面是“化”字,下面是“貝”字,把兩個字音念出來就是“化貝”?!盎ā迸c“化”是通假字,可見,現(xiàn)在人說花“錢”,很可能是先人的“化貝”演化來的。支付寶的“花唄”,說不定也是取自于古時候的“化貝”。


先秦時期海貝幣

據(jù)《中國錢幣史話》【中華書局出版】記載:“我國云南在清末以前長達數(shù)百年時間里,一直使用貝作貨幣?!?/p>


云南麗江春秋戰(zhàn)國時代古墓群出土的海貝(圖片源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云南麗江春秋戰(zhàn)國時代古墓群出土的海貝(圖片源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貝”取自于海水,“泉”源自于地下水。泉眼涌出來的涓涓細流匯成江河,又奔流入海。既然泉水與大海是相連的,“貨”與“泉”自然也就相通了,屬于同宗同源。為此,就有了鑄幣“貨泉”。


王莽時期鑄幣“貨泉”

?

據(jù)《周禮·地官·泉府》記載:“泉府掌以市之征布、斂市之不售、貨之滯於民用者?!币馑际侵艹诘毓賹傧略O(shè)置一個掌管錢財放貸機構(gòu),官名叫“泉府”。這說明,當年“泉”字已作為“錢”的代名詞進入官網(wǎng)。

古人云:近山則智,近水則財。水就是財富的象征,人們都希望自己的金錢能像泉水一樣源源不斷,故稱古錢幣為“泉”。

眼下,大家每天張嘴吐出來最多的一個“詞”兒,可能就是“錢”了。那么,“錢”又是從何而來的呢?

在金屬被發(fā)現(xiàn)以后,早期使用的貨幣——“海貝”,又被人為鑄造的“青銅貝”所替代,進化為金屬貨幣。


1953年河南安陽大司空村出土銅貝

?

據(jù)《古錢小詞典》【文物出版社】介紹:最初“錢”的概念并不是貨幣,而是一種類似于鏟子一類的農(nóng)耕用具。如下圖:


?

春秋戰(zhàn)國時期,人們依照農(nóng)具“錢”的形狀鑄造了一種貨幣,叫“布錢”(又名鏟幣),這才有了貨幣“錢”的出現(xiàn)。

?“平肩空首布”(中國錢幣博物館藏)

?

進入冷兵器時代,又出現(xiàn)了“戈幣”。

2016西泠秋拍春秋?大型戈幣

?

顯然,“金”字旁加上兩個疊加的“戈”字,就組成了繁體“錢”字。

古往今來,眾多學(xué)者都認為:泉水是流動的,錢幣是流通的,自然就把“泉”與“錢”聯(lián)系在了一起。

二、歷史上都有哪些帶有“泉”字面文的錢幣?

一些當權(quán)者在古錢幣制作過程中,還充分利用了“泉”、“錢”相通的特點,造出帶有“泉”字面文錢幣,為其所用。據(jù)本人粗略統(tǒng)計,我國鑄幣史上,錢文帶有“泉”字的貨幣,總共出現(xiàn)過六次。

第一次是在王莽攝政時期。

《漢書·王莽傳》記載:“廢劉而興王。夫‘劉’之為字,卯、金、刀也。”外戚篡權(quán)的王莽,十分忌諱大漢劉氏王朝的金刀“劉”字,下令停鑄錢文帶有“金”字的“五銖”錢。

西漢五銖錢

?

這位史稱鑄幣第一高手的王莽,首創(chuàng)了帶有“泉”字錢文的紀值貨幣——“六泉”。

?王莽時期鑄幣“六泉”

?

面值最小的是“小泉直一”。

“小泉之一”(華夏古泉)

?

面值最大的是“大泉五十”。

?“大泉五十”合背錢(華夏國拍2011春季拍賣會)

公元19年,王莽又另鑄新錢“貨泉”和“布泉”。

“貨泉”錢銅母范

?

王莽時期“布泉”(懸針體)

?

?

王莽滅亡,漢朝復(fù)興之際,還曾出現(xiàn)過利用“五銖”錢改鑄的“大泉五銖”錢,將代表漢室劉家的“五銖”錢再一次變相地表現(xiàn)在錢幣上。

“大泉五銖”(華夏國拍2011春拍會)

第二次是三國時期吳主孫權(quán)鑄造“大泉五百”、“大泉一千”、“大泉二千”和“大泉五千”。

“大泉五百”、“大泉當千”、“大泉二千”、“大泉五千”(華夏古泉)

??

第三次是北周武帝宇文邕鑄制“布泉”當五錢。

北周時期“布泉”玉箸篆(中國錢幣博物館藏)

??

第四次是唐高宗李治改元“乾封元年”(武則天當政時期)鑄制的唐代第一枚年號錢“乾封泉寶”當十錢。

?

第五次是五代十國時期楚國馬殷據(jù)湖南八州地,建“天策府”,襲用唐高宗“錢封”年號,鑄制與之同名的“乾封泉寶”當十錢。

“乾封泉寶”(楚)背天策

第六次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元宗李璟鑄制“永通泉貨”當十錢。

“永通泉貨”(?中國錢幣博物館藏)

?

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凡是遇有“泉”字錢文的出現(xiàn),多為社會動蕩時期。如:謀權(quán)篡位的王莽(漢)、三分天下的孫權(quán)(三國)、亂世之秋的宇文邕(北周)、野心女皇武則天(唐)、雄居湘楚的馬殷(楚國)、征閩伐楚的李璟(南唐)都是攪動天下不寧的主兒。

我猜測,這些野心勃勃當政者之所以挖空心思、不遺余力地推出帶有“泉”字的新幣,多基于以下幾種想法。

一是“標新立異”,昭告天下,寓意改朝換代。二是覺得“泉”字文雅,彰顯當權(quán)者強悍當政、文明治國的決心。三是為應(yīng)付通貨膨脹,彌補府庫空虛,不得已才改頭換面鑄造虛值大錢。四是覺得錢幣通行如泉水,可周而復(fù)始地循環(huán)使用與流通。五是寄期望于自創(chuàng)基業(yè)也能像“泉”水一樣延續(xù)不斷。

可事與愿違,這些帶有“泉”字錢文貨幣卻是命運多舛,流通時間都很短。如:長一點的是北周鑄幣“布泉”,也不過二十年;短一些的是高宗李治時期“乾封泉寶”與南唐李璟鑄造的“永通泉貨”,均沒超過一年。所以,這些帶“泉”字面文錢幣遺存都非常稀缺。特別是壯泉四十、大泉五千、乾封泉寶(楚)和永通泉貨均在古錢幣五十珍之列。

壯泉四十

?

大泉五千

??乾封泉寶(楚)鐵錢

?

?

“永通泉貨”篆書

?

上述帶有“泉”字錢文古錢幣,都是“泉友”們夢寐以求、趨之若鶩的珍品。

三、為啥叫“泉友”?

玩錢的朋友們?yōu)樯抖枷矚g互稱“泉友”,而不愿意叫“錢友”呢?

史書上關(guān)于“錢”的叫法非常多。正式一點的有“鄧通”、“布泉”、“貨泉”、“鈔票”等;離奇點的有“青蚨”、“上清童子”、“美奈何”、“不動尊”等;粗俗點的有“孔方兄”、“阿堵物”、“盤纏”、“銅臭”等。

中國歷史上的有錢人,無論是官人、商人,還是文人,都是讀過書的人。他們對待“錢”的態(tài)度不像當今社會這么不加掩飾,張口閉口都是錢。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既愛錢又口不言錢,文明點說是“含蓄”,用東北話說就是“假咕”。如同一夜暴富的人討厭“暴發(fā)戶”這個詞兒,而喜歡用“新貴”、“大款”一類詞一樣,他們也是覺得談“錢”太俗了,不符合讀書人的風(fēng)范。

如果大家再仔細看一下這些形容“錢”的詞就會發(fā)現(xiàn),似乎是褒義的詞一個都沒有,貶義詞卻一大堆,這又是為什么呢?

原來,古時候那些酸腐文人一般都重文輕商,骨子里帶著“視金錢如糞土”的清高。所以,文人筆下就有了“阿堵物”、“銅臭”之說。

?

古錢幣收藏原本是一件很文雅的事兒,可是,這些喜歡收藏的文人若天天把“錢”掛在嘴邊,豈不是一件很俗的事情。為避諱這個說不出口的“錢”字,就用“古泉”代替了“古錢”,將“錢”改成“泉”了。長此以往,大家就把買賣古錢幣的稱為“泉商”,古錢幣收藏叫“泉藏”,玩古錢幣的朋友就叫“泉友”,聽起來顯得既文雅又高端大氣,就一直延續(xù)至今。

(部分圖片源自網(wǎng)絡(luò),誠表謝意!)

The End

[免責(zé)聲明]本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不代表本站立場,如轉(zhuǎn)載內(nèi)容涉及版權(quán)等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會予以刪除相關(guān)文章,保證您的權(quán)利。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閱讀